微信上大量各式各樣的信息提高了人們的閱讀量,但是大量的信息中也魚目混珠。今天,時代網絡小編為您盤點在2014上半年微信圈中風行的十大謠言。
一、微信圈里點贊扣費?
網上謠言:
用戶如果在微信圈里點贊就會被扣費。
真相卻是:
這在小編看來是最沒有水準的一個謠言。這已經被騰訊公司證實為謠言。作為微信官方,騰訊實在沒必要這么做。而且就算是騙子想要騙錢,怎么騙呢?點個贊連支付頁面也不會跳出來。想進行微信支付得輸密碼的好不好?即使是電信運營商要扣錢?為什么呢?訂個彩鈴還要發短信呢。人家運營商一分鐘幾百萬上下,差咱這點嗎。所以這個謠言最不科學了,從最開始一出現就被小編識破,但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實在匪夷所思。
二、撿到白婭倩的準考證?
網上謠言:
朋友撿到白婭倩同學的高考準考證,有認識的通知一下,別耽誤了高考大事。消息中考點、座號、姓名、聯系電話一應俱全,請大家轉發尋找失主。
真相卻是:
這個謠言廣泛出現在北京、山西、吉林等地。那幾天這個白婭倩同學瞬間比元芳還要忙。其實,去年6月7日的時候,同一個謠言也在全國多地傳播。時隔一年,白同學的準考證又“被丟”了。與去年的消息相比,這條求助信息里換了新的聯系電話。經過調查,現實很殘酷——這個電話是個吸費電話。
三、匯一分錢整倒騙子?
網上謠言:
一家銀行的員工收到詐騙短信后,通過手機銀行向騙子轉賬,每次只匯0.01元,并采用對方扣款付手續費的方式。轉賬400多筆后,結果她只花了4元多,卻讓騙子損失了800多元。
真相卻是:
經過核實,傳聞中提到的銀行表示,通過該行手機銀行轉賬,金額小于10元,手續費都不能選擇收款方扣收。此外,騙子賬戶里有余額的情況是很少的,除非正好有其他受害者給騙子匯了款,且騙子還來不及轉走,否則就是一個空賬戶。空賬戶你能扣什么呢?浪費時間精力而已嘛。
四、電話錯輸密碼鎖定騙子銀行卡?
網上謠言:
如果不小心給騙子的銀行卡打了款,只要撥打騙子所在銀行電話、按照語音提示進入賬戶查詢系統、輸入片子的卡號,在系統提示輸入密碼時,故意連續3次輸錯密碼,就可以暫時凍結騙子的賬戶,使其無法把錢款提取或轉走。
真相卻是:
許多家銀行客服人員都給出了解釋:如果是電話銀行連續輸錯了幾次密碼,電話銀行的確會被暫時凍結。但ATM機完全不受影響啊,只要有正確密碼,照樣可以在ATM機上取款。實在抱歉,這一招也不管用了。
五、牙膏管底部細節可看出牙膏成分?
真相卻是:
那個色塊只是生產線上的標記,被稱為電眼定位點,機器自動封住軟管時找位置時用的。這條可能是惡意競爭者混淆概念,誤導消費者,因為這種事在國內很常見。
六、向洋快餐索發票,否則他們掠走20億元稅收?
真相卻是:
這是打著愛國旗號的謊言,10年前就被辟謠了,10年了,還有人在傳,而且洋快餐這種店國家監管很嚴,他們的收款機器自帶計稅功能的,不管你要不要發票,都要交稅。
七、小龍蝦是蟲,不是蝦?
網上謠言:
小龍蝦不是蝦,是一種蟲子,體內積聚了大量鉛、鎘、鉻有害重金屬。
真相卻是:
科普專家介紹,小龍蝦是一種淡水蝦,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蜊蛄科螯蝦亞科,來自北美洲,主要棲息地是墨西哥灣沿岸。科普專家說,在小龍蝦的故鄉美國,早在200多年前就開始吃小龍蝦了。咱們如果用心的話會發現,關于小龍蝦視頻安全的問題貌似都是關于添加劑防腐劑之類的吧。
八、微波爐加熱食物致癌?
網上謠言:
微波加熱的食物易使身體產生大量的癌細胞,還說國外家庭中沒人用微波爐。
真相卻是:
對于這個我只能呵呵了。專家表示表示,人民群眾需要提高初中物理水平。專家指出,微波爐的原理是將電能轉化成熱能,而食物只是簡單地從微波爐中接收熱量,正常的加熱不會引起食物化學性質的改變,所以不可能產生致癌物。
九、去掉車牌小圓點可躲電子眼
網上謠言:
據說把車牌第一個字母后頭的神秘小圓點挖掉,電子眼缺少了對焦點,就拍不清你車牌照號碼!
真相卻是:
電子眼拍攝不是光對焦小圓點,是個整體拍攝,小圓點是間隔符號,去掉的意義不大,如果涂改字母和數字就觸犯法規了。文明行車才是正道。若是挖了小圓點就不管交通法規了,那就賠大了。
十、電腦前放仙人掌能防輻射?
真相卻是:
經過專業的輻射檢驗儀檢測,仙人掌并不具備防輻射功效。而且,目前尚未發現任何一種植物具備防輻射能力。如果真有這么神的話,有輻射的地方拿盆仙人掌不就不怕不怕了?
更多最新最真最有效的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。
提供更多免費咨詢和服務。想做微營銷?聯系我們吧!